图书搜索  
首页 本社简介我社图书最新动态好书推荐资料下载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 
  会员登录  
 
[找回密码] [退出登录]
 
  主办杂志  
 
销售排行榜
 
 1:赢在升级
 2:五步组合论(宁高宁管...
 3:零隐患 零事故
 4:情绪流龙头战法
 5:如何成功打造世界卓越...
 6:时间的力量
 7:优秀班组长工作手册
 8:彻底3S:“枚冈流”成...
 9:网格交易法
10:董事会与公司治理(第...
11:卓越绩效模式:职业经...
12:打造灯塔工厂:数字—...

 
 
  图书分类  
经济/管理/商类图书
教育/生活类图书
健康/科技类图书
文学作品/小说类图书
少儿/教育类图书
社会科学/文化艺术类图书
其它
 
  在线投稿  

emph001@163.com

 电话:68701638

 联系人:尤颖

 
  友情链接  
中国企业联合会
新闻出版总署
中国图书出版网
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
全国新闻出版统计网
北京市新闻出版(版权)局

 
  当前位置:我社图书    
 
  《三国演义》解密  

   
  书名《三国演义》解密
副书名:
丛书名:国宝新发现·经典解密
作者:媚笑
书号:978-7-5164-0145-3
出版日期:2013年5月
定价:29.90元
责任编辑:宋可力
开本:16开
版次:第1版
册数:共1册
 
   

 

名著风景无限,阅读别有洞天

——破译经典里的密码

    先扯点闲谈。你还记得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,鸟巢上空回旋着“子日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……”吗?但是,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“善言嘉语”,其意义并非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。例如,孔子曾说过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意思很明显,即学过的知识时常复习,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?但最近有学者指出,这里的“学”指的是孔子的“学说”;“时”不应解作“时常”或“按时”,而应解作“时代”,也可引申为社会;“习”不应作“温习”讲,而应作演习、采用讲。再如,开篇中我提到的那句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有学者指出,“朋”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。如此看来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这段话表达的应该是下面这个思想:
    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,岂不是很令我兴奋?即便未被社会所接受,若是有很多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,与我共同谈论,不也很快乐吗?再退一步讲,若是社会不接受,人们也不理解我的学说,我也不生气,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?
    别不屑一顾,这可不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,而是许多著名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。学者程树德在《论语集释·学而上》中指出:“‘学’字系名辞。”清人毛奇龄在《四书改错》中说:“学者,道术之总名。”可惜,这些都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。
    看到这里,如果你认为本系列书是独辟蹊径,刻意挖掘这些名著中有争议之处,那你就错了。在当今这样一个貌似繁华喧闹的时代,内心的宁静、成功和幸福是最大的奢侈。而寻找古代哲人的训语、教导为今所用便成了一种趋势。为此,我们立足现代人的视角,试图用解密的方式来重读这四本书中所涵盖的智慧。你千万不要以为在这个追求时尚化的时代,孔子、老子等人的思想不合时宜了。智慧永远都不会过时,孔子、老子等人的智慧是人类的大智慧,而大智慧应当属于所有的时代。瑞典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斯·阿尔文博士曾说过:“在全球化的今天,人类要继续前行,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。”可以这样说,你的生活经验越是丰富厚实,圣人们的智慧对你的启示和教益越大。
    可是,这些名著中有太多难以理解之处。就拿《论语》这本书来说吧,为什么宋相赵普说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?南宋理学家朱熹为什么说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”?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,他的魅力何在,而他的智慧是什么呢?为什么说孔子“年少”已“好礼”?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”是什么意思?孔子所谓的“一以贯之”又是什么意思?
  《论语》是这样,《中庸》也同样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。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更以深沉、深奥而著称,有句话说:“《道德经》,五千言,玄而又玄”。由于老子有意保密的缘故,使得历来在诠释《道德经》思想的问题上分歧甚大,莫衷一是。《三国演义》倒是易懂,但很少有人从攻心术的角度去破译于自身有益的说话方法。这些圣贤之言、古典名著大多都是点到为止,语焉不详,留给我们很大的思考延伸的弹性空间。
    本套书之所以称解密系列,是因其从让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诠释了这些典籍。我们所选的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中庸》、《三国演义》都可进入中国思想史上最灿烂的文章之列。几乎所有朝代的统治者,都试图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解释这些圣人语录。这些解释五花八门,让诸如孔子等圣人的原意愈加模糊不清。此外,后人的许多解释也常无意中让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等书扑朔迷离。究竟哪种解释更符合圣贤们的本意呢?要想探求真相,还得重读原著。
    还有一点,不知你发现没有,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些典籍的研习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注疏体例“格式化”了。正因如此,我们常会犯下一叶障目、断章取义的错误,难以跳脱出来观其气象,更不懂得如何用于当今社会。
    我们不玩概念,也不搞玄奥的东西,而是联系实际,通过这套书——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三国演义》展示给你古人的明哲保身之道、为人处世的要义、竞争制胜的学问,以及操控局面的权术、统驭天下的智谋,让古人的智慧回到大众生活和现实社会之中。循此进去,必将使你温故知新,豁然开朗,从而审视自我,成就精彩人生。值得一提的是,对于书中语录及其释义我们不敢自夸“无一字无来处”,至少“俱是按迹循踪,不敢稍加穿凿”。难能可贵的是,本套书在诠释自己不拘一格的独到见解的同时,还结合精彩的历史故事,让你读起来更有趣味。
    不知不觉这篇序言已写到结尾处。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旬《山中问答》:“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桃花流水窗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”我期待“有朋自远方来”,和我们一道积极探寻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中庸》、《三国演义》,甚至更多名著里的秘密,“别有天地非人间”,不亦乐乎?

 
   
   
 
关于我社 | 收藏本站
Copyright 2009 Emp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企业管理出版社 版权所有
网站联系电话:86-10-68420309 网站邮箱:80147@sina.com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箱:100048

京ICP备05068233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51号